汉采众议

【原文】
 
汉元帝时(1),珠崖反(2),连年不定。上与有司议大发军(3),待诏贾捐之建议(4),以为不当击。上以问丞相、御史(5),御史大夫陈万年以为当击(6),丞相于定国以为捐之议是(7),上从之,遂罢珠崖郡。匈奴呼韩邪单于既事汉(8),上书愿保塞上谷以西(9),请罢边备塞吏卒,以休天子人民。天子令下有司议,议者皆以为便,郎中侯应习边事(10),以为不可许。上问状,应对十策(11),有诏勿议罢边塞事。成帝时,匈奴使者欲降(12),下公卿议(13),议者言宜如故事受其降。光禄大夫谷永以为不如勿受(14),天子从之。使者果诈也。哀帝时(15),单于求朝,帝欲止之,以问公卿,亦以为虚费府帑(16),可且勿许。单于使辞去。黄门郎扬雄上书谏(17),天子寤焉,召还匈奴使者,更报单于书而许之。
 
【注释】
 
(1)汉元帝:即汉元帝刘奭,宣帝长子。
 
(2)珠崖:郡名。汉武帝置,治瞫都(今海南海口),以其地位于海边,出珍珠,故名。珠崖郡官吏贪暴,民众二十年间六反。初元三年(前46),废珠崖郡,迁民于内地。
 
(3)有司:官吏。设官分职,各有专司,故称“有司”。
 
(4)待诏:非正式官职。汉代以才技征召而暂未有正官者,使之等待诏书正式任命。有待诏公车、待诏金马门等名目。贾捐之:洛阳(今属河南)人。贾谊曾孙。汉元帝初,待诏金马门,奏言罢珠崖郡。
 
(5)御史:官名。春秋战国皆有御史,掌文书记事。秦置御史大夫,职掌弹劾、纠察及掌图籍秘书,地位仅次于丞相。汉以后,御史名目和职衔变化较大。
 
(6)陈万年(?—前44):相县(今安徽濉溪)人。西汉大臣,历官右扶风、太仆、御史大夫。
 
(7)于定国(?—前40):东海郯县(今山东郯城)人。宣帝时任廷尉,决疑平法,民自以不冤。后升御史大夫、丞相,封西平侯。
 
(8)呼韩邪(yé)单(chán)于(?—前31):匈奴君长,名稽侯珊。汉宣帝时,呼韩邪单于为其兄所败,谋归汉朝,甘露二年(前52),谒见宣帝于甘泉宫。竟宁元年(前33)春正月,呼韩邪复入朝求亲,元帝遣后宫王昭君和亲。
 
(9)上谷:郡名。以郡在谷之头而名,治沮阳(今河北怀来)。
 
(10)郎中:官名。战国时为近侍之称,秦置官,掌宫廷侍卫,因其为郎且居禁中,故称郎中,与侍郎同隶郎中令。隋唐以后,六部皆置郎中,为诸司之长。
 
(11)策:文体名。以议论为主,臣下撰策上呈,君主对臣下发布制令,考试取士应试者对答,都可称策。侯应所对十策,见《汉书·匈奴传下》。
 
(12)匈奴使者欲降:据《汉书·匈奴传下》,汉成帝河平元年(前28),匈奴使者伊邪莫演声称欲降汉,“即不受我,我自杀,终不敢还归”。成帝不受其降,派人前去问他,伊邪莫演说:“我病狂妄言耳。”
 
(13)公卿:三公九卿的简称,后世也泛指高官。汉代以丞相、大司空(原御史大夫)、大司马(原太尉)为三公,又以太常、光禄勋、卫尉、太仆、廷尉、大鸿胪、宗正、大司农、少府为九卿。
 
(14)光禄大夫:官名。为光禄勋属官,掌论议应对。谷永:字子云,长安(今陕西西安)人。与楼护皆为五侯上客,长安人称“谷子云笔札,楼君卿唇舌”。
 
(15)哀帝:即西汉哀帝刘欣。
 
(16)府帑(tǎng):国库。
 
(17)黄门郎:官名。秦朝始置,即黄门侍郎,省称黄门郎,侍奉皇帝。东汉时并给事中与黄门侍郎为一官,始设专职。扬雄(前53—18),蜀郡成都(今四川成都)人。汉代辞赋大家,多仿司马相如,博通群籍,多识古文奇字。汉成帝时拜为郎,王莽时为大夫。
 
【翻译】
 
汉元帝时,珠崖郡反叛,连年不能平定。元帝和有关大臣商议派出大军平叛,待诏贾捐之建议,认为不应出兵。元帝问丞相、御史,御史大夫陈万年认为应当出兵,丞相于定国认为贾捐之的看法是对的,元帝采纳了贾的建议,撤销了珠崖郡。匈奴呼韩邪单于既已归服汉朝,上书愿意保卫上谷以西边塞,请求撤走守备边塞的军队,让朝野得以休养生息。元帝命交付有关大臣商议,大臣们都认为可行,郎中侯应熟悉边塞情况,认为不能答应。元帝询问详细情由,侯应对答了十条不能答应的理由,随后有诏命令不再讨论边塞撤兵之事。汉成帝时,匈奴使者说想要归降,此事交付公卿商议,都说应当依照旧例接受归降。光禄大夫谷永认为不可接受,成帝采纳了他的意见。匈奴使者果然是诈降。汉哀帝时,单于请求朝见,哀帝想要拒绝,征求公卿的意见,也都认为白白耗费国家钱财,可以暂不准许。单于使者辞去。黄门郎扬雄上书进谏,哀帝省悟,召还匈奴使者,另作诏书同意单于的请求。
 
安帝时(1),大将军邓骘欲弃凉州(2),并力北边,会公卿集议,皆以为然,郎中虞诩陈三不可(3),乃更集四府(4),皆从诩议。北匈奴复强(5),西域诸国既绝于汉(6),公卿多以为宜闭玉门关绝西域(7)。邓太后召军司马班勇问之(8),勇以为不可,于是从勇议。顺帝时(9),交趾蛮叛(10),帝召公卿百官及四府掾属,问以方略,皆议遣大将发兵赴之,议郎李固驳之(11),乞选刺史太守以往,四府悉从固议,岭外复平(12)。灵帝时(13),凉州兵乱不解,司徒崔烈以为宜弃(14),诏会公卿百官议之,议郎傅燮以为不可(15),帝从之。
 
【注释】
 
(1)安帝:即东汉安帝刘祜。
 
(2)邓骘(?—121):南阳新野(今河南新野)人。其妹邓绥为东汉和帝皇后。安帝时拜大将军。凉州:汉武帝时十三刺史部之一,东汉时治陇县(今甘肃张家川)。
 
(3)虞诩:陈国武平(今河南鹿邑)人。历任朝歌长、怀县令,以其有将帅才,迁武都太守,官至尚书仆射。陈三不可:其一,疆域为先帝开拓,不可弃;其二,若弃凉州则三辅为边塞;其三,羌胡不敢入三辅,是因凉州在后。事见《后汉书·虞诩列传》。
 
(4)四府:东汉时,以大将军府、太尉府、司徒府、司空府为四府。
 
(5)北匈奴:西汉后期,匈奴分裂为南下归降汉朝的南匈奴、留在漠北的北匈奴。北匈奴一度强盛,威震西域。
 
(6)西域诸国:“西域”之称始于汉,指玉门关以西、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广大地区,汉武帝时派遣张骞出使西域,宣帝时置都护府,治所在乌垒城(今新疆轮台)。据《汉书·西域传》记载,当时西域有三十余国。
 
(7)玉门关:在今甘肃敦煌西北,阳关在其西南。古为通西域之要道。
 
(8)邓太后:即邓绥(81—121),汉和帝皇后,和帝驾崩后,邓绥临朝称制,执政达十六年之久。军司马:官名。为大将军属官。班勇:扶风(今陕西咸阳)人。班超第三子,永初元年(107)为军司马,后为西域长史,巩固了汉朝在西域的统治。著有《西域记》一书。
 
(9)顺帝:即东汉顺帝刘保,汉安帝长子。
 
(10)交趾:郡名。治所在羸[阝+娄](今越南河内)。相传当地人卧时其足相交,故称交趾。
 
(11)议郎:官名。属光禄勋,职为顾问应对。李固(94—147):汉中南郑(今陕西南郑)人。东汉名臣。
 
(12)岭外:五岭以南。今两广地区。
 
(13)灵帝:即东汉灵帝刘宏。
 
(14)司徒:西汉哀帝时,称丞相为大司徒,东汉称司徒,为三公之一。崔烈(?—192):冀州安平(今河北安平)人。以五百万钱得为司徒,时议讥其“铜臭”。
 
(15)傅燮(?—187):灵州(今宁夏吴忠)人。以破黄巾军有功,授安定都尉,后以议郎拜太守。事见《后汉书·傅燮列传》。
 
【翻译】
 
汉安帝时,大将军邓骘想要放弃凉州,加强北方边患的防备,朝廷召集公卿集体商议,都认为是对的,郎中虞诩陈述了不可放弃的三条理由,于是又召集四府商议,最后都同意虞诩的建议。北匈奴再度强盛,西域各国断绝了和汉朝的联系,朝廷公卿大多认为应该关闭玉门关阻断西域交通。邓太后召见军司马班勇询问他的意见,班勇认为不可如此,于是采纳了班勇的建议。顺帝时,交趾蛮反叛,皇帝召见公卿百官以及四府僚属,询问对策,都建议派遣大将进兵征讨,议郎李固反对,请求选派刺史太守前去安抚,四府都同意李固的建议,岭南重又安定下来。灵帝时,凉州兵乱不止,司徒崔烈认为应该放弃凉州,朝廷召集公卿百官商议,议郎傅燮认为不可,皇帝采纳了他的意见。
 
此八事者,所系利害甚大,一时公卿百官既同定议矣,贾捐之以下八人,皆以郎、大夫之微(1),独陈异说。汉元、成、哀、安、顺、灵皆非明主,悉能违众而听之,大臣无贤愚亦不复执前说,盖犹有公道存焉。每事皆能如是,天下其有不治乎?
 
【注释】
 
(1)大夫:这里指地位较低的一般官职。
 
【翻译】
 
这八件事,利害关系重大,当时公卿百官已经形成定议,贾捐之以下八人,均以郎官、大夫的卑微身份,独自提出不同意见。汉元帝、成帝、哀帝、安帝、顺帝、灵帝都算不得英明君主,也能否决公卿百官而采纳他们的意见,大臣无论贤愚也都不再坚执前议,这说明公道尚存。每件事都能如此,天下还会不太平吗?
元芳,你怎么看?
    还没有评论,快来抢沙发吧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