靖康时事

【原文】
 
邓艾伐蜀,刘禅既降,又敕姜维使降于锺会(1),将士咸怒,拔刀斫石。魏围燕于中山(2),既久,城中将士皆思出战,至数千人相率请于燕主(3),慕容隆言之尤力(4),为慕容麟沮之而罢(5)。契丹伐晋连年(6),晋拒之,每战必胜。其后杜重威阴谋欲降(7),命将士出陈于外(8),士皆踊跃,以为出战,既令解甲,士皆恸哭,声振原野。予顷修《靖康实录》(9),窃痛一时之祸(10),以堂堂大邦,中外之兵数十万,曾不能北向发一矢、获一胡,端坐都城,束手就毙!虎旅云屯(11),不闻有如蜀、燕、晋之愤哭者。近读朱新仲诗集(12),有《记昔行》一篇,正叙此时事。其中云:“老种愤死不得战(13),汝霖疽发何由痊(14)。”乃知忠义之士,世未尝无之,特时运使然耳。
 
【注释】
 
(1)姜维(202—264):天水(今甘肃甘谷)人。三国时蜀汉名将。诸葛亮卒后,姜维统帅蜀军,多次伐魏。景元四年(263),魏大举攻蜀,姜维退守剑阁,邓艾自阴平偷袭成都,后主刘禅投降,姜维志存光复,事泄被杀。
 
(2)魏围燕(yān)于中山:魏、燕指东晋后期的北魏(386—534)和后燕(384—407)。中山为后燕首都,在今河北定州。后燕世祖慕容垂死后,北魏大举进攻,围困中山。
 
(3)燕主:指后燕烈宗慕容宝。
 
(4)慕容隆:后燕宗族,封高阳王。
 
(5)慕容麟:慕容垂之子,封赵王。
 
(6)契丹伐晋连年:契丹、晋指五代时期建立的辽国(916—1125)和后晋(936—946)。后晋石敬瑭本以契丹扶持建国,晋出帝石重贵继位后,与契丹关系恶化,屡屡交战。
 
(7)杜重威(?—948):朔州(今属山西)人。后晋高祖石敬瑭妹婿,率军抵御契丹,怯懦惧战,开运三年(946)降契丹。
 
(8)陈:同“阵”,列阵。
 
(9)予顷修《靖康实录》:宋孝宗乾道二年(1166),洪迈奉旨修《钦宗实录》,两年后修成。
 
(10)一时之祸:指靖康之变。
 
(11)虎旅云屯:雄师云集。虎旅,威武的军队。屯,聚集。
 
(12)朱新仲:即朱翌(1097—1167),字新仲,舒州怀宁(今安徽潜山)人。南宋绍兴年间为中书舍人,力主抗金,被贬韶州(今广东韶关)十九年。
 
(13)老种(chóng)愤死不得战:老种,指种师道(1051—1126),河南洛阳人。北宋末名将,被尊称为“老种”。靖康元年金兵南下时,种师道入援京师,并劝皇帝乘金兵渡河时击之,又力劝驻兵河南以防金人再犯,皆不纳,愤病而卒。
 
(14)汝霖疽(jū)发何由痊(quán):汝霖,即宗泽(1060—1128),字汝霖,婺州义乌(今浙江义乌)人。北宋末抗金名将。二帝被金人俘虏后,入援京师,继任东京留守,用岳飞为将,屡败金兵,又多次力请宋高宗还都开封,收复失地,皆不纳,积愤成疾,疽发于背,临终时连呼三声“过河”而卒。疽,毒疮。痊,痊愈。
 
【翻译】
 
邓艾伐蜀,刘禅投降,又敕命姜维令其向锺会投降,将士们无不愤恨,拔刀砍石。北魏围困后燕于中山,历时既久,城中将士都渴望出战,以至数千人纷纷向燕主请战,慕容隆说得尤其恳切,结果被慕容麟阻止而作罢。契丹连年伐晋,后晋抵抗,每战必胜。后来杜重威阴谋欲降,命将士出城列阵,将士踊跃,以为是出战,既而命令脱下铠甲,士兵都放声恸哭,声震原野。不久前我编修《靖康实录》,对靖康之祸私心痛恨万分,以堂堂大国,内外拥兵数十万,竟然不能向敌国发一箭,也不能俘虏一敌,端坐都城,束手待毙!精兵劲旅云集,不曾听说有谁如蜀、燕、晋那样愤怒痛哭的。近来读朱新仲诗集,有一首《记昔行》,正是记述此时之事。诗中写道:“老种愤死不得战,汝霖疽发何由痊。”可知忠义之士,本朝不是没有,只是时运使得国事如此罢了。
元芳,你怎么看?
    还没有评论,快来抢沙发吧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