容斋随笔

容斋随笔 《容斋随笔》,古代笔记小说。内容广泛,资料丰富,包括经史诸子百家、文学艺术、历代典章制度、医卜、星历、宋代掌故以及人物评价等方面内容。有去伪存真的考订,也有入情入理的分析,其中对一些历史经验的总结颇有见地。 《四库全书总目提要》推为南宋笔记小说之首。被历史学家公认为研究宋代历史必读书。
平津侯
【原文】
 
公孙平津本传称其意忌内深(2),杀主父偃,徙董仲舒(3),皆其力。然其可称者两事:武帝置苍海、朔方之郡(4),平津数谏,以为罢弊中国以奉无用之地(5),愿罢之。上使朱买臣等难之(6),乃谢曰:“山东鄙人,不知其便若是,愿罢西南夷(7),专奉朔方。”上乃许之。卜式上书(8),愿输家财助边,盖迎合主意。上以语平津,对曰:“此非人情,不轨之臣不可以为化而乱法,愿勿许。”乃罢式。当武帝好大喜功而能如是,概之后世,足以为贤相矣!惜不以式事载本传中。
 
【注释】
 
(1)平津侯:即公孙弘(前200—前121),菑川薛(今山东滕州)人。狱吏出身。汉武帝初年,征为博士,出使匈奴。后由御史大夫升任丞相,封平津侯。
 
(2)本传:与“别传”相对,指记载一人的生平事迹及著述情况等,包括列于家谱的“家传”和列于史书的“史传”。《史记·平津侯列传》:“弘为人意忌,外宽内深。”
 
(3)董仲舒(前179—前104):广川(今河北枣强)人。汉景帝时为博士,武帝时,以贤良对策称旨见重,拜江都相,后因事下狱,赦免,再出为胶西王相,告病免官。朝廷每有大事,常遣使至其家咨询。生平讲学著书,抑黜百家独尊儒术,开两千年来儒学一统天下之局。《汉书·董仲舒传》:“公孙弘治《春秋》不如仲舒,而弘希世用事,位至公卿。仲舒以弘为从谀,弘嫉之。胶西王亦上兄也,尤纵恣,数害吏二千石。弘乃言于上曰:‘独董仲舒可使相胶西王。’”
 
(4)苍海:也作“沧海”,郡名。汉武帝元朔年间置,旋废。治所在今朝鲜江原道境内。朔方:郡名。汉武帝元朔年间置。治所在朔方(今内蒙古杭锦旗)。
 
(5)罢:同“疲”。
 
(6)朱买臣(?—前115):会稽吴县(今江苏苏州)人。汉武帝时为中大夫,后任会稽太守。平定东越叛乱有功,授主爵都尉。因与张汤相倾轧,下狱死。
 
(7)愿罢西南夷:《史记·平津侯列传》:“愿罢西南夷、沧海而专奉朔方。”
 
(8)卜式:河南(治今河南洛阳)人。以牧羊致富。汉武帝时与匈奴交战,军费浩繁,卜式多次捐私财以助国家,武帝任为中郎,派他在上林牧羊,后官至御史大夫,赐爵关内侯。
 
【翻译】
 
《史记·平津侯列传》说公孙弘妒忌心重,为人刻毒,杀主父偃,罢董仲舒,都是他一力促成。然而他可以称道的事情有两件:一是汉武帝置苍海、朔方两郡,平津侯多次进谏,认为是将国力白白消耗在无用的地方,希望废此二郡。武帝命朱买臣等人责问他,平津侯谢罪说:“臣本山东边鄙之人,不知道好处这么多,希望暂停通西南夷和置苍海郡,集中力量办好朔方郡这件事。”武帝同意了。二是卜式上书,请求输纳家财资助边备,这是迎合武帝攻打匈奴的想法。武帝将此事告知平津侯,平津侯对答说:“这不合人之常情,动机不良的臣子不足为训而只会扰乱国法,希望不要答应。”于是武帝罢免了卜式。当汉武帝好大喜功之时而能这样做,即使放在后世,平津侯也足称贤相了!可惜史家没有把有关卜式这件事记入平津侯本传。
下一篇:韩信、周瑜
元芳,你怎么看?
还没有评论,快来抢沙发吧! 竹林清泉 评论 平津侯:如果宋室的边疆巩固,何必遭致靖康之难?公孙弘被洪迈所推崇的两件事,实实在在地是一种腐儒的见识。燕雀安知鸿HAO之志!
Copyright © 2017-
本站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,如有侵犯到原作者的权益,请致邮箱:466698432@qq.com |鄂ICP备13017733号-10
型世言

《型世言》,全称《峥霄馆评定通俗演义型世言》,是明末小说家陆人龙撰写的一部拟话本小说集,约刻于崇祯五年(1632)。型者,模也,榜样之谓也,这是一部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