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原文】
世言韩信伐赵(2),赵广武君请以奇兵塞井陉口(3),绝其粮道,成安君不听(4)。信使间人窥知其不用广武君策(5),还报,则大喜,乃敢引兵遂下,遂胜赵。使广武计行,信且成禽(6),信盖自言之矣。周瑜拒曹公于赤壁(7),部将黄盖献火攻之策(8),会东南风急,悉烧操船,军遂败。使天无大风,黄盖不进计,则瑜未必胜。
【注释】
(1)韩信(?—前196):淮阴(今江苏淮安)人。初随项羽,后归刘邦,西汉开国功臣,与萧何、张良并称“汉兴三杰”。周瑜(175—210):庐江舒(今安徽庐江)人。三国东吴名将。
(2)赵:这里指项羽分封的诸侯,其地大致与战国时的赵国相当。汉高祖三年(前204),韩信攻赵,出奇制胜,以少胜多,在井陉口大破赵军。
(3)广武君:即李左车,赵国将领,封广武君。井陉(xíng)口:太行山支脉井陉山之要隘,是秦汉时的军事要地。
(4)成安君:即陈馀,魏国大梁(今河南开封)人。初从陈胜,后随武臣占据赵地并拥立其为赵王。
(5)间人:间谍。
(6)禽:同“擒”。
(7)曹公:曹操。赤壁:在今湖北咸宁赤壁,今存古战场遗址。
(8)黄盖:零陵泉陵(今湖南永州)人。东吴名将。
【翻译】
世人说韩信攻伐赵国时,赵国广武君建议以奇兵阻塞井陉口,切断汉军粮道,成安君不采纳。韩信派间谍刺探得知成安君不用广武君计策,回来报告,韩信大喜,才敢率军而下,一举打败赵国。倘若广武君的计谋得以实施,韩信就会被擒,韩信自己这么说过的。周瑜在赤壁抵御曹公,部将黄盖献计火攻,恰好东南风刮得猛,烧毁了曹操的所有战船,曹军就此落败。倘若天不刮大风,黄盖不献计,则周瑜未必能胜。
是二说者,皆不善观人者也。夫以韩信敌陈馀,犹以猛虎当羊豕尔(1)。信与汉王语(2),请北举燕、赵(3),正使井陉不得进,必有它奇策矣。其与广武君言曰:“向使成安君听子计,仆亦禽矣。”盖谦以求言之词也。方孙权问计于周瑜(4),瑜已言:“操冒行四患(5),将军禽之宜在今日。”刘备见瑜(6),恨其兵少,瑜曰:“此自足用,豫州但观瑜破之(7)。”正使无火攻之说,其必有以制胜矣。不然,何以为信、瑜!
【注释】
(1)豕(shǐ):猪。
(2)汉王:鸿门宴之后,项羽自立为西楚霸王,封刘邦为汉王。
(3)燕:项羽分封的诸侯,其地相当于战国时的燕国。
(4)孙权(182—252):字仲谋,富春(今浙江杭州)人。三国吴开国皇帝。
(5)冒行四患:《三国志·吴书·周瑜传》:“今北土既未平安,加马超、韩遂尚在关西,为操后患。且舍鞍马,仗舟楫,与吴越争衡,本非中国所长。又今盛寒,马无藁草,驱中国士众远涉江湖之间,不习水土,必生疾病。此数四者,用兵之患也,而操皆冒行之。”
(6)刘备(162—223):涿县(今河北涿州)人。东汉末参与镇压黄巾起义。后为州牧,得诸葛亮辅佐,与魏、吴成鼎足之势。曹丕废汉称帝,刘备乃在成都称帝,国号汉,史称蜀汉。次年与吴决战,大败,病卒于白帝城永安宫,谥昭烈。
(7)豫州:汉以后皆置豫州,东汉时治所在谯(今安徽亳州)。此代指刘备,因其曾为豫州牧。
【翻译】
这两种说法,都是不善于观察人的。以韩信对付陈馀,就如同以猛虎对付猪羊。韩信对汉王说,请求北取燕、赵,即使不能通过井陉,也必定会另有奇谋。他对广武君说:“先前假如成安君采纳您的计谋,在下也会束手就擒。”这应是自谦以求善言的说辞。当孙权向周瑜问计时,周瑜已经指出:“曹操贸然进军犯了四条兵家大忌,将军要俘虏曹操就在当下。”刘备见周瑜,为其军队太少而遗憾,周瑜说:“这些就已够用了,豫州您只管看我如何破曹。”即使没有火攻之计,他也必然有克敌制胜的办法。不然的话,怎么能够成其为韩信、周瑜呢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