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原文】
永州浯溪(2),唐人留题颇多,其一云:“太仆卿分司东都韦瓘(3),大中二年过此(4)。余大和中(5),以中书舍人谪宦康州(6),逮今十六年。去冬,罢楚州刺史(7)。今年二月,有桂林之命(8)。才经数月,又蒙除替(9),行次灵川(10),闻改此官,分司优闲,诚为忝幸。”案,《新唐书》:“瓘仕累中书舍人,与李德裕善(11),李宗闵恶之(12),德裕罢相,贬为明州长史(13),终桂管观察使(14)。”以题名证之,乃自中书谪康州,又不终于桂,史之误如此。瓘所称十六年前,正当大和七年,是时,德裕方在相位,八年十一月始罢,然则瓘之去国,果不知坐何事也。
【注释】
(1)浯(wú)溪:发源于今湖南双牌,在祁阳汇入湘江。唐代诗人元结卜居祁阳,筑台建亭,台名峿台,亭名吾亭,溪名浯溪,并称“三吾”。今有浯溪碑林。
(2)永州:汉为零陵郡,唐宋为永州,治零陵县(今湖南永州零陵区)。
(3)太仆卿:太仆,九卿之一。掌舆马及牧畜等事。韦瓘(789—?):京兆万年(今陕西西安)人。唐宪宗元和四年(809)状元。
(4)大中:唐宣宗李忱年号(847—860)。
(5)大和:唐文宗李昂年号(827—835)。
(6)康州:唐置南康州,更名康州。治所在今广东德庆。
(7)楚州:唐置东楚州,更名楚州。治所在今江苏淮安。
(8)桂林之命:指被任命为桂管观察使。
(9)除替:免去官职。
(10)灵川:今属广西。
(11)李德裕(787—850):赵郡赞皇(今河北赞皇)人。唐文宗大和七年(833)拜相,次年罢相外任,开成五年(840)再度入相。宣宗大中初,贬潮州司马,再贬崖州司户参军而卒。李德裕为中唐名相,也是牛李党争中李党的核心人物。
(12)李宗闵(?—846):唐宗室。德宗贞元二十一年(805)进士。文宗大和三年(829)得宦官之助为相,提拔牛僧孺同任相职。为牛党首领之一。
(13)明州:唐置,以境内四明山得名。治所在今浙江宁波。
(14)桂管:唐岭南五管之一。为岭南西道桂管经略观察使简称。治所在桂州(今广西桂林)。
【翻译】
在永州浯溪,唐人留题颇多,其一写道:“太仆卿分司东都韦瓘,大中二年路过此地。我在大和年间,以中书舍人贬谪康州为官,至今已十六年。去年冬天,罢免楚州刺史。今年二月,有赴桂林之任命。才过数月,又被免去官职,行至灵川县,得到通知改任此官,分司一职优闲,实为庆幸。”案,《新唐书》记载:“韦瓘做官累至中书舍人,与李德裕相善,李宗闵憎恶他,德裕罢相,韦瓘被贬为明州长史,死在桂管观察使任上。”以此题名来考证,原来是从中书舍人任上贬谪康州,又不是死于桂林,正史谬误至此。韦瓘所称的十六年前,正值大和七年,当时,李德裕正在相位,八年十一月才罢相,如此说来韦瓘被贬离京,的确不知因为何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