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原文】
皇甫湜、李翱,虽为韩门弟子,而皆不能诗,浯溪石间有湜一诗,为元结而作(2),其词云:“次山有文章,可惋只在碎(3)。然长于指叙,约洁多余态。心语适相应,出句多分外(4)。于诸作者间,拔戟成一队(5)。中行虽富剧(6),粹美君可盖(7)。子昂《感遇》佳(8),未若君雅裁。退之全而神(9),上与千年对。李杜才海翻(10),高下非可概(11)。文于一气间(12),为物莫与大。先王路不荒(13),岂不仰吾辈。石屏立衙衙,溪口扬素濑(14)。我思何人知,徙倚如有待(15)。”味此诗,乃论唐人文章耳,风格殊无可采也。
【注释】
(1)皇甫湜(777—835?):字持正,睦州新安(今浙江淳安)人。唐宪宗元和元年(806)进士,官至工部郎中,与李翱一同从韩愈学古文,“翱得其正,湜得其奇”,是著名的古文家。
(2)元结(719—772):字次山,河南人。中唐文学家,为古文运动先驱之一。
(3)可惋:可惜。
(4)出句多分外:作诗常出人意表。
(5)拔戟成一队:语出《左传·襄公十年》。意谓自成一队,别具一格。
(6)中行:即窦常(747?—825),字中行,京兆金城(今陕西兴平)人。唐代宗大历十四年(779)进士,官至国子祭酒,在当时颇有诗名。
(7)粹美:精美。
(8)子昂:即陈子昂(661—702),梓州射洪(今四川射洪)人。唐睿宗文明元年(684)进士,为麟台正字、右拾遗。曾两度从军,后因父老解职回乡。受县令构陷而卒。陈子昂是唐代文学风气转变的先驱,甚为李、杜所推崇。作有《感遇》三十八首。
(9)退之:即韩愈,字退之。
(10)李杜才海翻:李白、杜甫有倾江倒海之才。
(11)非可概:不是轻易能够加以概括的。
(12)气:指文气。曹丕《典论·论文》:“文以气为主。”文气是中国古代文论的重要术语,大略关涉文学的精神、风格、气势等等。
(13)先王:古圣先贤。荒:荒芜,荒废。
(14)石屏立衙衙,溪口扬素濑:此两句状浯溪之景。衙衙,相向而立。素濑,泛起白沫的激流。
(15)徙倚:徘徊。
【翻译】
皇甫湜、李翱,虽为韩门弟子,却都不擅长作诗,浯溪石刻有皇甫湜一首诗,是为元结而作,诗云:“次山有文章,可惋只在碎。然长于指叙,约洁多余态。心语适相应,出句多分外。于诸作者间,拔戟成一队。中行虽富剧,粹美君可盖。子昂《感遇》佳,未若君雅裁。退之全而神,上与千年对。李杜才海翻,高下非可概。文于一气间,为物莫与大。先王路不荒,岂不仰吾辈。石屏立衙衙,溪口扬素濑。我思何人知,徙倚如有待。”品味此诗,是评论唐人诗文,风格实在是一无可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