陈轸之说疏

【原文】
 
战国权谋之士,游说从横(2),皆趋一时之利,殊不顾义理曲直所在。张仪欺楚怀王(3),使之绝齐而献商於之地(4)。陈轸谏曰:“张仪必负王,商於不可得而齐、秦合,是北绝齐交,西生秦患。”其言可谓善矣。然至云:“不若阴合而阳绝于齐,使人随张仪,苟与吾地,绝齐未晚。”是轸不深计齐之可绝与否,但以得地为意耳。及秦负约,楚王欲攻之,轸又劝曰:“不如因赂之以一名都,与之并兵而攻齐,是我亡地于秦,取偿于齐也。”此策尤乖谬不义。且秦加亡道于我,乃欲赂以地,齐本与国(5),楚无故而绝之,宜割地致币(6),卑词谢罪,复求其援,而反欲攻之,轸之说于是疏矣。乃知鲁仲连、虞卿为豪杰之士(7),非轸辈所能企及也。
 
【注释】
 
(1)陈轸(zhěn):战国时游说之士,往来游说于列国之间。
 
(2)游说(shuì):多方活动陈述自己的见解和主张,希望被采纳。从横:即纵横,南北为纵,东西为横,这里指合纵与连横。苏秦游说六国诸侯纵向联合以抗秦,称为合纵;张仪则主张秦国打破六国合纵之策,利诱六国分别与秦国亲善,然后各个击破,一统天下,此为连横。
 
(3)楚怀王(?—前296):战国楚王,威王之子,曾被山东各国推为约纵之长。信任靳尚,宠幸郑袖,疏远屈原,国政腐败。又误信张仪,毁齐、楚联盟,先后败于秦、齐,于前299年入秦被扣,死于秦国。
 
(4)商於(wū):在今陕西商洛以东至河南南阳以西一带。秦孝公时,以商於十五邑封卫鞅。
 
(5)与国:友邦。
 
(6)币:泛指车马、皮帛、玉器等礼物。
 
(7)鲁仲连:战国齐人。高蹈不仕,乐于为人排难解纷。游于赵,秦围赵国,鲁仲连力言不可帝秦,适逢信陵君率救兵至秦军退却;后燕将据聊城,齐攻之不能下,仲连遗书燕将,聊城乃下,齐王欲封之,仲连逃隐海上。虞卿:战国游说之士,为赵上卿,受相印,故称虞卿,主张以赵为主,合纵抗秦。
 
【翻译】
 
战国权谋之士,游说合纵连横之策,都追逐一时的利益,根本不考虑道义是非在哪一方。张仪欺骗楚怀王,使其和齐国断交并许诺献上秦国的商於之地。陈轸进谏说:“张仪一定会背弃大王,商於之地得不到而齐国和秦国会联合起来,这么做是在北边断绝和齐国的交往,在西边滋生来自秦国的祸患。”他的话是对的。但是他又说:“不如暗中和齐国联合而表面上和它绝交,派人跟着张仪,如果他给我们商於之地,再和齐国断交不迟。”这么看来陈轸并未深入思考能不能和齐国断交,只关心是否能够得到土地。等到秦国背弃盟约,楚王想要进兵攻打,陈轸又劝谏说:“不如趁便送给秦国一个大都市,和它合兵攻打齐国,这样一来我们虽然在秦国那里丢了土地,却能在齐国那里补回来。”这条计策尤其荒谬违背道义。况且秦国以无道行为强加于我,竟然想割地送给它,齐国本是友邦,楚国却无缘无故与之绝交,这时候本应割让土地送上礼物,恭恭敬敬谢罪,再恳请齐国支援,却反倒要攻打齐国,陈轸的主张这就很疏阔了。由此可知鲁仲连、虞卿为豪杰之士,不是陈轸之流所能企及的。
元芳,你怎么看?
    还没有评论,快来抢沙发吧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