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原文】
鲁直《题阳关图》诗云(2):“想得阳关更西路,北风低草见牛羊。”又集中有《书韦深道诸帖》云(3):“斛律明月(4),胡儿也,不以文章显,老胡以重兵困敕勒川(5),召明月作歌以排闷。仓卒之间(6),语奇壮如此,盖率意道事实耳。”予按(7),古乐府有《敕勒歌》(8),以为齐高欢攻周玉壁而败(9),恚愤疾发(10),使斛律金唱《敕勒》,欢自和之。其歌本鲜卑语(11),语曰:“敕勒川,阴山下(12)。天似穹庐(13),笼罩四野。天苍苍,野茫茫,风吹草低见牛羊。”鲁直所题及诗中所用,盖此也,但误以斛律金为明月。明月名光,金之子也。欢败于玉壁,亦非困于敕勒川。(14)
【注释】
(1)敕勒:古代北方部族,也称“铁勒”,又称高车部,其先为匈奴,后为突厥所并。
(2)阳关:关名。汉置,为通西域汉隘。在今甘肃敦煌西南,因其位于玉门关之南,故名阳关。
(3)韦深道:即韦许,字深道,北宋太平芜湖(今安徽芜湖)人。不事科举,志尚高洁。
(4)斛(hú)律明月:即斛律光(515—572),字明月,斛律金之子,北齐名将。精于骑射,当时称为“落雕都督”。斛律,敕勒族复姓。
(5)老胡:指斛律金(488—567),朔州(今属山西)人。北魏、东魏、北齐三朝将领。敕勒川:在今内蒙古呼和浩特至包头一带。
(6)仓卒:同“仓猝”。
(7)按:有时也写作“案”,按语,是指编者或作者另加的说明或论断。
(8)乐府:官署名。汉置,职掌制定乐谱,采集民间诗歌入乐。后来即称其所采集的民间诗歌为“乐府”,也指称后世文人模仿“乐府”之作。再后来用以泛称凡是配乐的诗词以及戏曲。
(9)齐:北齐(550—577)。北魏分为东魏、西魏之后,高欢次子高洋篡东魏自立,国号齐,尊高欢为神武皇帝,建都邺(今河北临漳),史称“北齐”。高欢(496—547):怀朔(今内蒙古固阳)人。参加杜洛周起义军,叛降北魏,后拥立北魏孝武帝,专朝政,复逼帝西投宇文泰,另立孝静帝,由此魏分东西。周:北周,此应为西魏。玉壁:又作“玉璧”,在今山西稷山西南。东魏孝静帝武定四年(546),高欢率军围攻西魏玉壁,苦战,不克。
(10)恚(huì):愤怒。
(11)鲜卑:古代少数民族,东胡的一支。汉初居辽东,东汉时移于匈奴故地,晋时为“五胡”之一,隋唐以后逐渐与中原民族融合。
(12)阴山:今内蒙古河套西北诸山之统称。
(13)穹庐:游牧民族所居的毡帐。
(14)按,郭茂倩《乐府诗集》引《乐府广题》:“北齐神武(高欢)攻周(应为西魏)玉壁,士卒死者十四五。神武恚愤疾发。周王下令曰:‘高欢鼠子,亲犯玉壁。剑弩一发,元凶自毙。’神武闻之,勉坐以安士众。悉引诸贵,使斛律金唱《敕勒》,神武自和之。其歌本鲜卑语,易为齐言,故其句长短不齐。”
【翻译】
黄鲁直《题阳关图》诗云:“想得阳关更西路,北风低草见牛羊。”另外其文集中有《书韦深道诸帖》写道:“斛律明月,胡人,并不以文章显名,斛律金以重兵困于敕勒川,召明月作歌解闷。片刻之间,用语如此奇壮,这是随口唱出浑朴苍茫的自然景观。”笔者按,古乐府有《敕勒歌》,说是北齐高欢攻北周玉壁不克,愤怒过度疾病发作,命斛律金唱《敕勒歌》,高欢跟着和唱。这首歌本是鲜卑语,歌词是:“敕勒川,阴山下。天似穹庐,笼罩四野。天苍苍,野茫茫,风吹草低见牛羊。”黄鲁直所记及诗中化用的,应该就是这了,但他误把唱歌的斛律金当作斛律明月。明月名光,是斛律金之子。高欢兵败于玉壁,也不是被困于敕勒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