容斋随笔

容斋随笔 《容斋随笔》,古代笔记小说。内容广泛,资料丰富,包括经史诸子百家、文学艺术、历代典章制度、医卜、星历、宋代掌故以及人物评价等方面内容。有去伪存真的考订,也有入情入理的分析,其中对一些历史经验的总结颇有见地。 《四库全书总目提要》推为南宋笔记小说之首。被历史学家公认为研究宋代历史必读书。
冉有问卫君
【原文】
 
冉有曰:“夫子为卫君乎?”子贡曰:“吾将问之。”入,曰:“伯夷、叔齐,何人也?”曰:“古之贤人也。”曰:“怨乎?”曰:“求仁而得仁,又何怨!”出,曰:“夫子不为也。”(2)说者皆评较蒯聩、辄之是非(3),多至数百言,惟王逢原以十字蔽之(4),曰:“贤兄弟让,知恶父子争矣。”最为简妙。盖夷、齐以兄弟让国(5),而夫子贤之,则不与卫君以父子争国可知矣。晁以道亦有是语,而结意不同。尹彦明之说,与逢原同。惟杨中立云:“世之说者,以谓‘善兄弟之让,则恶父子之争可知’,失其旨矣。”其意为不可晓。
 
【注释】
 
(1)冉有:即冉求(前520—?),字子有,春秋时期鲁国人。孔子的弟子。卫君:即卫出公,名辄,卫灵公之孙,太子蒯聩之子。蒯聩出逃在晋,灵公死,辄立为君。晋送蒯聩返卫,并借机侵略卫国,卫国抵御晋兵也拒绝蒯聩回国。
 
(2)“冉有曰”几句:语出《论语·述而》。为(wèi),帮助,赞成。“夫子不为也”的“为”也读去声。子贡,姓端木,名赐,字子贡,春秋卫国人。孔子的弟子。伯夷、叔齐,商朝末年孤竹国君之子。周武王灭商以后,二人“耻食周粟”,采薇于首阳山,最后饿死在山下。
 
(3)蒯(kuǎi)聩:即卫灵公之子。为太子时,欲杀灵公夫人南子。灵公怒,出奔于晋。后将儿子卫出公赶走,回国即位为庄公,三年,为卫人逐出。
 
(4)王逢原:即王令(1032—1059),字逢原,元城(今河北大名)人,长于广陵(今江苏扬州)。不求仕进,以教授生徒为业。与王安石为知己。
 
(5)夷、齐以兄弟让国:据说孤竹君遗命立次子叔齐,叔齐让位于其兄伯夷,伯夷不受,叔齐也不愿就位,兄弟俩先后都逃到周国。
 
【翻译】
 
冉有问:“夫子赞成卫君吗?”子贡说:“我去问问。”进到孔子屋里,问:“伯夷、叔齐是什么样的人?”孔子说:“是古代的贤人。”子贡问:“他们怨悔吗?”孔子说:“追求仁德便得到了仁德,又怨悔什么呢?”子贡出来说:“夫子不赞成卫君。”解释者都评论蒯聩和辄二人的是非,多到几百字,惟有王逢原用十个字就概括了,说:“赞成兄弟让国,可知是反对父子相争了。”最为简洁精妙。伯夷、叔齐兄弟之间辞让君位,夫子称赞他们,则可知是不赞成卫君以父子关系争夺君位的了。晁以道也有这样的话,但归结的意思不同。尹彦明的解释,和王逢原相同。只有杨中立说:“当世的解释者,说‘称赞兄弟让国,则可知反对父子相争’,失掉了这段话的主旨。”他是什么意思实在弄不明白。
上一篇:太白雪谗
下一篇:《商颂》
元芳,你怎么看?
还没有评论,快来抢沙发吧! 竹林清泉 评论 冉有问卫君:【惟杨中立云:“世之说者,以谓‘善兄弟之让,则恶父子之争可知’,失其旨矣”】(如果“失”是“是”之误呢?
不然,杨中立也没有理由说半截话,不对自己的判断做进一步的说明)。
Copyright © 2017-
本站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,如有侵犯到原作者的权益,请致邮箱:466698432@qq.com |鄂ICP备13017733号-10
型世言

《型世言》,全称《峥霄馆评定通俗演义型世言》,是明末小说家陆人龙撰写的一部拟话本小说集,约刻于崇祯五年(1632)。型者,模也,榜样之谓也,这是一部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