王文正公

【原文】
 
祥符以后(1),凡天书礼文、宫观典册、祭祀巡幸、祥瑞颂声之事(2),王文正公旦实为参政、宰相(3),无一不预。官自侍郎至太保(4),公心知得罪于清议(5),而固恋患失,不能决去。及其临终,乃欲削发僧服以敛(6),何所补哉!魏野赠诗(7),所谓“西祀东封今已了,好来相伴赤松游(8)”,可谓君子爱人以德(9),其箴戒之意深矣(10)。欧阳公神道碑(11),悉隐而不书,盖不可书也。虽持身公清,无一可议,然特张禹、孔光、胡广之流云(12)。
 
【注释】
 
(1)祥符:大中祥符,宋真宗赵恒年号(1008—1016)。以其年正月“降天书《大中祥符》三篇”,改元。
 
(2)礼文:礼节仪式。典册:帝王的策命。祥瑞:吉祥的征兆。司马光《涑水记闻》卷六记载,王钦若攻击寇准,以澶渊之盟为耻,且谓真宗曰:“戎狄之性,畏天而信鬼神,今不若盛为符瑞,引天命以自重,戎狄闻之,庶几不敢轻中国。”真宗问杜镐:“所谓《河图》《洛书》,果有之乎?”杜镐答曰:“此盖圣人神道设教耳。”真宗遂纳王钦若之策,作天书符瑞等事。
 
(3)王文正公旦:即王旦,谥文正。参政:参知政事,为宰相之副。
 
(4)侍郎:官名。始于秦。隋唐以后,三省六部均以侍郎为长官之副。太保:古为三公(太师、太傅、太保)之一,后来为勋戚文武大臣加衔赠官,无实职。
 
(5)清议:关于时政的公正舆论。
 
(6)削发僧服以敛:司马光《涑水记闻》卷七:“(王旦)临终遗命剃发着僧衣,棺中勿藏金玉,用荼毗火葬法,作卵塔而不为坟。其子弟不忍,但置僧衣于棺中,不藏金玉而已。”
 
(7)魏野(960—1019):陕州(今属河南)人。自筑草堂,读书咏诗,弹琴戏鹤,不求仕进,与寇准、王旦等贵官交好。魏野作诗宗尚晚唐姚合、贾岛,刻意苦吟,颇多警秀之句,为时所称。
 
(8)西祀东封今已了,好来相伴赤松游:语出《太保琅琊相公见惠酒因成二绝用为纪谢》(其一),又作“太岳汾阴封祀了,这回好共赤松游”。西祀东封,大中祥符元年(1008)十月,宋真宗东封泰山,王旦为封禅大礼使。十二月,王旦加中书侍郎兼刑部尚书。二年,遣使祷北岳、西岳、后土、河渎诸祠。四年,又亲至汾阴(今山西万荣)祭祀后土。赤松游,赤松子,上古传说中的神仙,神农时的雨师,至昆仑山,常入西王母石室,随风雨上下。《史记·留侯世家》记载,张良想要功成身退,就对刘邦说:“今以三寸舌为帝者师,封万户,位列侯,此布衣之极,于良足矣。愿弃人间事,欲从赤松子游耳。”魏野借此劝告王旦要在富贵至极之际及时抽身。
 
(9)君子爱人以德:君子本于德惠而友爱他人。语出《礼记·檀弓上》:“君子之爱人也以德,细人之爱人也以姑息。”
 
(10)箴(zhēn)戒:规劝,告诫。
 
(11)欧阳公神道碑:欧阳修《太尉文正王公旦神道碑铭》。神道碑,墓道前用以记载死者生平事迹的石碑。
 
(12)张禹(?—前5):河内轵县(今河南济源)人。汉成帝时为相,封侯。时外戚专权,张禹唯诺逢迎,但求保有富贵。孔光(前65—5):鲁人。西汉大臣。历汉成帝、哀帝、平帝三朝,官至丞相、太师,封侯。时王莽专权,孔光谨默自守,得以保持禄位。胡广(91—172):南郡华容(今湖北监利)人。历汉安帝至灵帝六帝,官至太傅。时外戚宦官专权,胡广达练事体,顺承自保,故京师谚语说:“万事不理问伯始,天下中庸有胡公。”
 
【翻译】
 
真宗大中祥符以后,凡是天书礼仪、宫观策命、祭祀巡幸、祥瑞颂德之事,文正公王旦身为参知政事、宰相,没有一件不曾参与。王文正做官从侍郎直到太保,心里明白得罪了朝野清议,而又贪恋权位患得患失,不能打定主意辞职。到了临终,却想削发穿僧服入殓,又有何用!魏野赠王旦诗,所谓“西祀东封今已了,好来相伴赤松游”,真可称得上君子爱人以德,其箴言规劝之意是很深的。欧阳公所作王文正公神道碑,这些事情都隐而不记,说来也是不能写上去的。王文正虽然持身公正清廉,无一可议之处,但也不过是张禹、孔光、胡广一类人罢了。
元芳,你怎么看?
    还没有评论,快来抢沙发吧!